Search

※聯合文學 新書上市日 同步分享※​

伊絲塔〈藏石之家〉(節錄一)​
  • Share this:

※聯合文學 新書上市日 同步分享※​

伊絲塔〈藏石之家〉(節錄一)​

凡收藏之人,多少透過收藏某物尋求被瞭解、填補心中匱乏的一塊。​

「某物」的特質是擁有再多,彷彿還缺一件似的待填補;「某物」擁有神奇召喚術,使任何收藏者或早或晚都明白:不是自己擁有了它,而是被它所擁有。透過「某物」在生活中拓展的領地、投入的心神與時間,使擁有者對擁有這件事越發敏感起來,最後幾乎無時無刻都可以察覺「某物」存在,即便存之無用,棄之可惜。這也是「某物」令人苦惱之處。​

爸爸收藏的「某物」是石頭。​

家裡充滿各式各樣,大小不一、各種尺寸的石頭。它們堂而皇之地假收藏之名入室,在二樓有展示館,自己的專櫃。爸爸用大量稀奇古怪、各種意象的石頭填滿空間,輪番隨著電視節目上演(是的,總在看電視時,我們才聚在客廳)。那時爸爸會拿起石頭講故事,從菩薩、羅漢到孫悟空,意象是一則又一則的隱喻,石頭換個角度,就換個身分,轉喻到另一齣傳奇。彼時,那些無意義、厚重的成堆頑石瞬間會像布袋戲偶被點名般,從不知名的角落旋轉、起飛、跳舞。​

操偶師近在眼前,全家看著爸爸上演滿腦子的狂想,內心戲。​

由於收藏來自無意識,與其說是故事,不如說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斷言;沒有一則故事重複,也沒有一則故事認真說完。​

爸爸的石頭多到氾濫成災,從樓上溢滿到樓梯,大量充斥在浴室、臥房、屋子內外,走道上、石頭填塞各處,是處處擋道的存在。​

它們都很重要,也都不重要。​

除了避免絆跤,客人們通常很難注意到它們,基於禮貌與尊重,他們偶爾聽爸說上一會兒,之後一轉身,他們便會忘掉這顆石頭與那顆石頭,到底有何不同?​

爸爸屬猴,老愛自比為孫悟空,石頭是他從海龍王那裡偷來的珍寶;又像金箍棒,可以點石成金,隨意變化。但在孩子們的眼中看來,石頭是爸爸的榮耀,也是寂寞。​

與其說全家被石頭包圍,不如說,是被一種怎樣填也填不滿的空虛所包圍。​

爸爸是孤島,石頭是支撐他的海,填滿屋子的各個角落。​

〆〆〆〆〆〆〆〆​

#伊絲塔 創作​
#賴位政 手寫​

※〈#藏石之家〉全文收錄於伊絲塔最新創作集《#我的室友卡夫卡》(#聯合文學,2020年9月21日);日後我們將再分享本文的第二篇節錄內容。​

※《我的室友卡夫卡》(曾獲32屆 #梁實秋文學獎 評審獎)​

我們為何閱讀?為何寫作?​

一個蒙太奇鏡頭陡然浮現,正在讀書的卡夫卡,透過詩之眼看見了袁枚;​
而偷窺卡夫卡情書的我,又透過這首詩的細縫回望袁枚。​
盒裡的卡夫卡,會不會以他黑曜之眼,流亮如銀的鐵甲,收攝這一層又一層的閱讀鏡頭呢?​
就像六朝志怪裡的陽羨書生,開口吐出嘴裡一層又一層物事。​

閱讀就像這樣,當我以為發現真相,卻發現背後總有另一層故事。​

《我的室友卡夫卡》收錄作家伊絲塔進入文學共和國以來,屢獲獎項肯定及報刊發表作品共十四篇。​

「輯一:回望」那些隱匿難以啟齒、遠離人群的舊時光。那個藉求學北上出走的自己,在研究生活與學思之際,仍不斷回望家鄉台東的人與物與情。​

「輯二:遊觀」是她從蟄伏書案的學子,轉為探索天地的旅人。是對生活行路的回眸一瞥、對立體世界的所慕所嘆,記錄下行旅觀聞,也記錄靈思的吉光片羽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們致力於以多種樣態推廣文學創作的美好。 洽談合作請寄信至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